在南極大陸,四季的概念以南半球為基準,季節之間會發生極端的氣溫變化和日照條件的交替。以下是每個月份的氣候特徵,以及與研究、觀光、生態系統相關的主要事件和文化活動。
春季(3月〜5月)
氣候特徵
- 氣溫:從夏季相對溫和的氣溫(約−5〜0℃)急劇下降
- 日照:日照時間變短,進入極夜的時期
- 特徵:海冰開始重新形成,沿海區域的冰凍進行
主要事件與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相關 |
3月 |
夏季總結・撤離工作 |
24小時的白晝結束,研究基地開始整理裝備和撤離準備 |
4月 |
海冰擴大觀測 |
海冰逐漸增長,海冰觀測和取樣活動變得活躍 |
5月 |
冬季惡劣環境對策 |
氣溫接近−30℃。各基地進行冬季儲備和供暖設備的檢查 |
夏季(6月〜8月)
氣候特徵
- 氣溫:年間最低(低於−40℃),最寒冷的時期
- 日照:24小時的極夜(太陽不升起)
- 特徵:嚴寒與暴風雪頻發,戶外活動受到限制
主要事件與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相關 |
6月 |
冬季越冬隊準備・雪洞建設 |
在冰蓋上建造雪洞和圓頂,整備越冬隊的居住環境 |
7月 |
極夜天體觀測 |
大氣透明度高,進行極光觀測和星空拍攝 |
8月 |
氣象・冰蓋深層研究 |
利用最低氣溫期,進行冰蓋核心取樣和大氣樣本的長期取樣 |
秋季(9月〜11月)
氣候特徵
- 氣溫:開始上升至−20〜−5℃
- 日照:極夜結束後,日照時間逐漸恢復
- 特徵:海冰開始破裂,沿海區域的生物活動變得活躍
主要事件與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相關 |
9月 |
初日出・海冰裂縫觀測 |
隨著陽光的回歸,觀測裂縫(破裂)的增加 |
10月 |
海冰融化開始調查 |
沿海區域開始調查企鵝的巢穴和觀察海豹的產仔 |
11月 |
夏季研究季節開幕 |
航空器和船隻進行大規模調查,國際合作項目開始運作 |
冬季(12月〜2月)
氣候特徵
- 氣溫:−5〜+2℃,一年中最高的氣溫(南極夏季)
- 日照:24小時的白夜(太陽不下山)
- 特徵:憑藉溫和的氣候,接待觀光客和進行大規模的田野調查成為可能
主要事件與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相關 |
12月 |
夏季觀光季節開始 |
遊輪和觀光飛行運行。在24小時的白晝中,景觀觀光活動變得活躍 |
1月 |
生態系統監測 |
企鵝繁殖高峰。觀察雛鳥的成長和海洋生物計畫的進行 |
2月 |
冰山漂流調查・海洋研究 |
目標為海水溫度的最高期,進行海洋循環和浮游生物的調查 |
季節事件與氣候的關係總結
季節 |
氣候特徵 |
主要事件例 |
春 |
氣溫下降・極夜接近・海冰再形成 |
撤離工作・海冰擴大觀測 |
夏 |
極寒・極夜・暴風雪 |
雪洞建設・天體觀測・冰蓋深層研究 |
秋 |
氣溫上升・日照恢復・海冰分裂 |
初日出觀測・海冰融化調查・夏季研究開幕 |
冬 |
高溫・白夜・穩定的天氣 |
觀光季節・企鵝繁殖調查・海洋研究 |
補充
- 根據國際條約,環境保護協定被嚴格執行
- 季節過渡期的數據是氣候變遷研究的重要指標
- 各國的越冬隊員輪換進行長期觀測
- 觀光業僅在有限的期間內獲得批准,必須進行安全管理和減少環境負擔
在南極大陸,原則上是在極端環境中進行活動,四季的氣候變化與研究、觀光和生態系統都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