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富汗,季節性的氣候變化與農耕、遊牧及宗教活動密切相關,塑造了人們的生活和傳統文化。以下總結了各季節的氣候特徵和主要事件、文化。
春(3月~5月)
氣候特徵
- 氣溫:3月中旬以後逐漸上升至10℃以上,5月時約20℃左右
- 降水:由於冬末的殘雪融化,會出現短暫的洪水,春季容易發生黃沙和沙塵暴
- 特徵:由於海拔差異,氣候差異大。平地開始乾燥,山區則因雪融水而滋潤
主要事件・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關係 |
3月 |
諾魯孛(波斯新年) |
春分日(3月21日前後)慶祝,慶祝雪融和新綠的到來。 |
4月 |
開始布茲卡希 |
利用春初穩定的晴天,各地舉行傳統馬術比賽。 |
4~5月 |
開始農耕 |
開始利用雪融水進行播種。小麥、大麥的播種作業變得活躍。 |
5月 |
地區結婚季節 |
春天的溫暖使移動變得容易,傳統婚禮和村莊活動增多。 |
夏(6月~8月)
氣候特徵
- 氣溫:平地超過30℃,內陸地區某些日子接近40℃
- 降水:一般降雨較少。然而南部和東部午後常有雷陣雨,山區有短暫豪雨
- 特徵:乾燥且炎熱。低地受到強烈日照和乾燥影響
主要事件・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關係 |
6月 |
小麥收穫節 |
利用乾燥的晴天進行收割,分享收穫的喜悅的地區節慶。 |
7月 |
開齋節(伊德·阿爾-菲圖爾) |
根據月相觀測,年份會有所變動。斷食後的慶典,在涼爽的清晨和傍晚進行禮拜和宴會。 |
8月 |
獨立紀念日(8月19日) |
利用夏季的好天氣舉行軍事遊行和民族舞蹈。在極端的高溫下,仍有晚上的慶祝活動。 |
8月 |
灌溉節 |
因高溫帶來的水需求增長。通過傳統的水管理儀式,感謝井水和運河。 |
秋(9月~11月)
氣候特徵
- 氣溫:9月有餘暑,10月以後白天約20℃,晚上低於10℃,氣候變得宜人
- 降水:山區有雨夾雪,平地持續乾燥穩定期
- 特徵:空氣清新,早晚的寒暖差異大
主要事件・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關係 |
9月 |
開齋節(犧牲節) |
由於伊斯蘭曆的關係,日期會有所變動。涼爽的早晚舉行禮拜和犧牲儀式,與家人共同慶祝。 |
10月 |
坎大哈石榴節 |
慶祝石榴的收穫期。在乾燥的秋空下,果品評比會和市場熱鬧非凡。 |
10~11月 |
葡萄酒節 |
隨著山區的葡萄收穫開幕,在宜人的氣候中,人們享受歌舞表演。 |
11月 |
冬季準備(家畜的移牧) |
在日夜氣溫下降前進行移牧。遊牧民族從高地搬到低地,進行帳篷搭建和家畜管理。 |
冬(12月~2月)
氣候特徵
- 氣溫:即使白天也低於10℃,夜間多數日子在冰點以下
- 降水:山區降雪,平地持續乾燥。雪融化前的乾燥期
- 特徵:少雲,多晴天,但因輻射冷卻導致寒冷
主要事件・文化
月 |
事件 |
內容・氣候關係 |
12月 |
阿舒拉(穆哈蘭姆的悼念活動) |
伊斯蘭曆的第一個月。在嚴寒中,各地舉行穆哈蘭姆月的悼念集會和遊行。 |
1月 |
雪山節 |
利用山區的雪舉行傳統活動,進行雪仗和狗拉雪橇的體驗,部分地區向遊客開放。 |
1~2月 |
室內詩歌會(馬朱利斯) |
利用冬季漫長的夜晚,屋內舉行詩詠和傳統音樂的聚會。 |
2月 |
春季準備(播種祭的前段) |
通告冬季結束的儀式性活動。為即將來臨的春季農耕進行共同作業和祈祷。 |
季節事件與氣候關係總結
季節 |
氣候特徵 |
主要事件例 |
春 |
雪融、沙塵暴、氣溫上升 |
諾魯孛、新春布茲卡希、開始農耕 |
夏 |
高溫乾燥、午後陣雨少 |
小麥收穫祭、開齋節、獨立紀念日 |
秋 |
涼風吹拂、乾燥穩定、寒暖差大 |
開齋節、石榴祭、移牧 |
冬 |
晴天多、輻射冷卻、山區降雪 |
阿舒拉悼念、雪山祭、室內詩歌會 |
補充
- 由於伊斯蘭曆的活動每年與太陽曆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據每年的日曆進行確認。
- 根據地區(平地、山區、遊牧區),氣候差異和活動時期會有很大不同。
- 農耕與遊牧文化緊密相連,季節性活動成為生活周期的節點。
- 冬季的室內聚會和詩歌會對維持社區在嚴寒期的連結至關重要。
在阿富汗,氣候深刻影響著文化和生活,季節性活動和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