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位於西非,跨越薩赫爾地帶與熱帶草原地帶。全年氣溫較高,基於乾季和雨季的兩季氣候循環對人們的生活和文化活動有著強烈的影響。以下是馬里的季節活動與氣候的關係,以四季的構成進行整理。
春(3月〜5月)
氣候特徵
- 氣溫:日間氣溫可高達40℃,非常炎熱
- 降水:乾季的尾聲,整體降雨量少
- 特徵:乾燥的沙塵(哈爾馬坦)仍然存在,此時農業活動較為保守
主要活動・文化
月 |
活動 |
內容・氣候之關係 |
3月 |
獨立紀念相關的典禮 |
3月底慶祝馬里共和國紀念日(1960年從法國獲得自治)的活動在各地舉行。乾季尾聲適合戶外舉辦。 |
4月 |
遊牧民的移動開始 |
在乾季後半段,為了尋找水源而展開的活躍遊牧。在酷熱加劇之前進行遷移的文化。 |
5月 |
農業準備活動 |
在雨季來臨之前進行土地整備。熱帶獨有的高溫下,農村地區的合作作業十分活躍。 |
夏(6月〜8月)
氣候特徵
- 氣溫:依然高溫,但部分地區因降水而稍微緩和
- 降水:南部進入真正的雨季,北部降水量較少
- 特徵:農耕活動的全面開始,蚊子的出現使人們要注意瘧疾
主要活動・文化
月 |
活動 |
內容・氣候之關係 |
6月 |
可蘭經朗誦大會 |
與學校假期相符的宗教活動。多數在室內舉行,雨天也可實施。 |
7月 |
稻作及雜穀的栽種 |
雨水穩定的南部地區,田地工作活躍。土壤的濕潤度與作物栽種密切相關。 |
8月 |
齋戒月(依伊斯蘭曆) |
齋戒月通常在夏季,禁食期間日間活動受限,與炎熱的氣候鬥爭。 |
秋(9月〜11月)
氣候特徵
- 氣溫:逐漸穩定,但日間依然炎熱
- 降水:9月之前仍有降雨,10月以後乾燥再度占主導
- 特徵:進入收穫期,各地出現感謝祭式的活動
主要活動・文化
月 |
活動 |
內容・氣候之關係 |
9月 |
農作物的收穫 |
主要在南部的雜穀(米爾特、粟米)等的收割開始。晴天持續時作業效率提升。 |
10月 |
加拉爾・納拜(先知誕辰) |
伊斯蘭教的節日,各地舉行慶祝、宗教歌曲和儀式。天氣穩定參加會更方便。 |
11月 |
沙漠節(音樂與藝術) |
文化藝術的盛典(靠近通布克圖)。進入乾季,移動和帳篷設置便利。 |
冬(12月〜2月)
氣候特徵
- 氣溫:早晚寒冷,日間較暖和
- 降水:幾乎完全進入乾季。空氣乾燥,也會有沙塵飛舞
- 特徵:哈爾馬坦(來自撒哈拉的乾風)造成視線不良及乾燥注意
主要活動・文化
月 |
活動 |
內容・氣候之關係 |
12月 |
文化節(各地) |
在首都巴馬科和塞古舉行的音樂和舞蹈活動。無雨擔憂,使大型戶外活動成為可能。 |
1月 |
尼日爾河瀑布節 |
在塞古舉行的傳統文化慶典。乾季的温和氣候受到旅遊者青睞。 |
2月 |
土著的移動準備 |
為春季的遊牧移動做好準備。反映寒暖差和風的適應生活文化。 |
季節活動與氣候的關係總結
季節 |
氣候特徵 |
主要活動例 |
春 |
非常高溫・乾燥、降水較少 |
獨立紀念典禮、遊牧民的移動、農業準備 |
夏 |
高溫潮濕,南部進入雨季 |
農作業開始、齋戒、可蘭經大會 |
秋 |
雨季尾聲~乾季初期、收穫期 |
收穫祭、先知誕辰、文化藝術節 |
冬 |
乾燥,早晚寒冷但晴天較多 |
音樂節、傳統活動、哈爾馬坦期的遊牧文化 |
補充
- 許多基於伊斯蘭曆的假期,與公曆的季節每年會有時間差。
- 乾季和雨季的二分結構對農耕、移動和活動的節奏有著重大影響。
- 北部和南部氣候帶不同,因此同一季節中活動的內容和實施時間存在地域差異。
- 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降雨的不穩定和沙塵暴的增加引起關注,並對傳統活動造成影響。
馬里的四季文化活動與氣候的關係緊密相連,形成了根植於乾季和雨季自然循環中的獨特季節觀。融合了文化、農業和宗教的生活方式,對理解氣候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