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虽然没有四季,但是季风和降水模式对当地的生活和节庆有着重大影响。以下将3月至2月视为四季,介绍气候特征与主要活动及文化的关系。
春季(3月~5月)
气候特征
- 气温:全年高温(28~32℃)持续
- 降水:3~4月是西南和东北季风的过渡期,下午雷阵雨频繁,5月以后受西南季风影响,西海岸稍微干燥
主要活动·文化
月 |
活动·文化 |
内容·与气候的关系 |
3月 |
佛诞节(维萨克日) |
佛教徒的圣地朝圣和寺院活动。下午雷雨带来凉爽。 |
3月 |
泰普撒姆(印度教节日) |
在斯里·玛哈·玛丽亚曼寺庙等地盛大举行。避开酷热,在上午进行仪式。 |
4月 |
开斋节开始(月因变化) |
斋戒月开始。避开上午强烈阳光,举行礼拜和斋戒后的聚餐。 |
5月 |
国际劳动节(五一) |
作为假日,企业和公共机构放假。雨后的凉爽气候适合举办活动。 |
5月 |
佛教徒独立日(维萨克·穆尔德卡) |
佛教徒社区举办独立纪念集会。 |
夏季(6月~8月)
气候特征
- 气温:28~33℃,高温稳定
- 降水:西南季风期,西海岸相对干燥,东海岸局部下午暴雨增加
主要活动·文化
月 |
活动·文化 |
内容·与气候的关系 |
6月 |
哈里·嘎怀(沙巴州丰收节) |
庆祝农作物丰收的盛宴。与干季的西海岸不同,沙巴州在凉爽的上午开始。 |
7月 |
哈里·拉亚·哈依利达(国王诞辰) |
各地庆祝活动。由于西海岸天气晴好,游行和烟花更显眼。 |
8月 |
马来西亚独立纪念日(8/31) |
在首都吉隆坡举行盛大典礼。天气晴朗,适合户外活动。 |
秋季(9月~11月)
气候特征
- 气温:27~31℃,略感凉爽
- 降水:9月是残暑带来的阵雨,10~11月为东北季风过渡期,降雨增加
主要活动·文化
月 |
活动·文化 |
内容·与气候的关系 |
9月 |
马来西亚日(9/16) |
庆祝国家统一。在雨季前的相对稳定天气中进行游行。 |
9~10月 |
中秋节(农历8月15日) |
月饼和灯笼节。傍晚以后的凉爽气候适合观赏。 |
10月 |
排灯节(印度新年) |
印度社区的光明节。夜间烟花和灯光更显眼。 |
11月 |
克罗伊丹舞(伊班族丰收节) |
在东马来西亚举行仪式。雨季前的宜人气候适合户外举办。 |
冬季(12月~2月)
気候特征
- 气温:26~30℃,接近全年最低
- 降水:东北季风期,东海岸(吉兰丹、登嘉楼等地)出现强降雨,洪水风险增加
主要活动·文化
月 |
活动·文化 |
内容·与气候的关系 |
12月 |
圣诞节 |
基督教徒和旅游地的灯光装饰。西海岸干燥且多晴天。 |
1月 |
春节(农历新年) |
华人社区的最大活动。在干燥的西海岸举行热闹的狮舞和焰火。 |
1~2月 |
泰普撒姆(可能在冬季举行) |
虽然东北季风带来较多雨水,但寺庙在清晨举行仪式以避开人流。 |
2月 |
联邦直辖区日(一部分地区) |
在吉隆坡等地庆祝。在雨季间隙,上午有较多市民集会。 |
季节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总结
季节 |
气候特征 |
主要活动例 |
春 |
高温·过渡期雷雨增多 |
佛诞节、泰普撒姆、开斋节开始 |
夏 |
西南季风导致西海岸干燥化 |
哈里·嘎怀、国王诞辰、独立纪念日 |
秋 |
过渡期阵雨与中秋·新年庆祝 |
马来西亚日、中秋节、排灯节、伊班族丰收节 |
冬 |
东海岸的东北季风强降雨与干季西海岸 |
圣诞节、春节、泰普撒姆、联邦直辖区日 |
补充
- 由于季风影响,东西海岸降水量差异大,活动的举办地气候应对有所不同
- 由于是多民族·多宗教国家,马来族、华人族、印度族各自的传统活动分散在全年
- 尽管气温差异小,但高湿度使得体感温度管理(室内空调和补水)变得重要
马来西亚的气候与文化紧密相关,各地按照季风模式举办的节庆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